八月底去了趟黃山,距上次去黃山已是20年的事了,黃山風景依然美,老娘我雖然也很走的動,但到底不是健步如飛,而老爸是走不動囉,人是今非。事先,他還停留在17年前跟我還有我70外公一起爬上山的記憶中,覺得輕鬆簡單,所以才安排一天在山上,殘酷的事實證明每天不運動只打麻將使他老人家快速退化,他一步人家已三步了,所以一夜在山上怎麼夠呢,更何況今年起山上多一景點:西海大峽谷,聽名字就很壯觀的樣子。就是到了山上再一路下山,到了山底有地軌纜車再上山,省了很多時間跟體力。
這次走過後發現至少要兩天在山上,如果以避免有一天天氣不好,多加個半天是有需要的。
這黃山號稱是黃山歸來不看岳,那五岳歸來已是不看山的了,可見這黃山很美,奇松,異石,雲霧,溫泉是他的特色。黃山很奇險,俊俏,多變,它像一個一個分散的盆景,近看,遠看都不同,個有特色。
車到湯口,我們從雲谷寺纜車上山,
從纜車跳望兩大高峰:蓮花峰,天都峰
一出纜車,放眼一望,一片綠意,:
一覽眾山小,你看這兩小山頭,在大景裡是兩塊小石頭,很向大盆景裡的小點綴,可近看也有他們自己的美,:
下了纜車踩在建在山邊的路上,一路往北海賓館的方向走:
十八羅漢向南海:中國的山石都會取名字,這樣看景時多點樂趣,大家會問像不像阿,在國外就瞎看了。大山左邊的幾根石頭就假設為蘿漢,他們向著南海的方向前進。看我肚子在台灣上海吃得多大,太過份了我!
這時霧飄過來了,霧中的童子拜觀音:
這時下雨了,一陣霧上來,甚麼都看不到,本還以為有霧就會有雲,就可以看到侯子觀海,可惜啥都沒有。就早早進了飯店。北海濱管的對面就是妙筆生輝,也沒看到,可是一路上我們已看了很多類色的妙筆生輝了。山上吃得很貴,但我覺得跟溫哥華平地價個比起來不貴,而且每個飯店都有wifi呢。
第二天一早還是大霧,看日山是一定沒希望了,只希望等一下天會亮出來,7:40出發,往前山方向走,第一站先去排雲亭,也是西海大峽谷的入口,然後是鎮山之石:
飛來石;
當時風好大好大,我跟女兒爬上去,石頭上的路很陡很窄有點滑,但也沒那麼可怕,可能因為天氣不好大家反而更小心翼翼,風好大,Peggy好緊張,因為腳底下都是霧,他們說如果不是霧,看了會更害怕,因為它的山石都在我們眼前,就好像大巨人站我們眼前一樣有壓迫緊張感:
一路走,到了海拔1800多的光明頂,還是霧,且還多了人,哪來那麼多人,停了一下沒拍照,往鰲魚石的方向走,走阿走阿,霧好像散去了一點,也聽了別人的歡呼聲,
哈哈,終於讓我們看到點甚麼了,站在鰲魚石上遙望蓮花峰:
如果放大照片,可以看到右手邊那塊比較大的石頭上有路,那就是頂頂有名的百步雲梯,幾乎是垂直向上,多過癮阿:
離開鰲魚石,走過升官發財道,及跟朱元璋有關的天造後,
繞到了鰲魚石的另一頭,這时回頭看看剛走過的路,乖乖隆個洞,這麼壯觀阿;
看到剛站在上面的鰲魚石那麼小,跟邊上幾塊石頭行成了鰲魚吃螺絲;
一線天,這是前山到後山才會經過的:
大狗背小狗,像嗎?
名負其實的:一覽眾山小
哪位時髦仙人掉下來的手機,在人間久了變石頭了;手機石
終於到了鎮山之松:迎客松
迎客松後面的天都峰,現天都蓮花每五年個開放一次,明年輪到天都峰了,天都峰上嚇死人的鯽魚背:有欄杆的只容一人pass,17年前我去過一次,現在回想真是過癮阿!
總之,這次是我17年來再次上山,回憶一下山上景點,路線,這樣下次就可自己來了。有碰到一家台商四口,自己開車從蘇州過來,在山下住一晚,第二天一走上山,第三下下午下山,這行程不錯。